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化转向与外语学科转型——浙江大学吴宗杰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日期:2011-05-29    作者:外语系     来源: 外语系

5月25日下午,外语系全体教师聆听了一堂名为“文化转向与外语学科转型”的精彩讲座。主讲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宗杰教授,以其自身的跨学科研究经历和极具现实意义的案例剖析,展示了文化转向与外语学科转型的一个成功范例,并给予了与会教师们宝贵的、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吴宗杰教授,早年就读于英国Lancaster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作为外语学界的资深专家,他熟谙西方各种后现代话语理论,并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以寻求当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与复兴之路。同时,为了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使外语学科的领域得到拓展,使其具有开放性和成长性,而不是被边缘化,或与社会脱节,吴教授坚持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深入田野的文化人类学方法,从问题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开展研究,从而在乡村文化人类学、中医语言、仪礼诠释、传统文化实践、儒家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其中,令与会教师们印象最深的是,吴教授带领他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深入田野地头、每个街区,开展他主持的两个影响重大的研究课题——“东坞山村文化研究”和“衢州水亭门文化记忆研究”。他的研究团队中既有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学、古籍研究、人类学、休闲学、文化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在读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这两个课题所涉及的学科和理论包括人类学的田野考察与深度描写、历史学的“元史学”、历史作为一种修辞,国学的“发微探幽”、“春秋笔法”、“礼学”、民俗学的方志、家谱、民间故事,政治学的转变政府发展理念、伦理学的移风易俗、文学的诗化语言与意境描述、哲学的“图片世界”、批判理论的“现代性批判”、艺术学的“美的探索”、休闲旅游学的旅游规划与游客感受以及生活质量研究、人文地理学的人与环境、语言与地方等等。也就是说,这样的项目是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既能“上天”,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能“入地”,做脚踏实地的能解决问题的工作。

吴教授的讲座使与会各位教师深受启发。会上,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项目选题时的考虑、研究中使用文学的方法会不会因为夹杂自己的观点而影响了历史还原的真实性、作为外语教师是不是应该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才能出成果、跨学科研究与职称评审的标准是否有冲突,以及如何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实现文化转向和学科转型的问题,吴教授都一一做出了解答。最后,吴教授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要研究先行,再把研究慢慢带入教学,研究最终目标是要带动教学,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发表而研究。

座谈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进入尾声。主持人刘慧梅老师总结,在外语学科处于危机地位、甚至被不断边缘化的处境下,外语教师们必须学会转变,不能再满足于外语语言本身的教学与研究。要有危机感和长远目光,向吴教授一样,大胆开展跨学科研究,成功实现文化转向与外语学科转型,但是我们的跨学科都是以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为中心、为基点,然后从不同学科吸取营养,并不是随意地进行跨学科研究。国外的语言教学也曾经经历了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困惑和转型,他们也在紧跟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学科的转型和新增长。比如,10年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教师寥寥无及,10年后的今天,学校最欣赏最支持的就是跨学科研究,而且学校专门建立一幢最漂亮的大楼,把跨学科研究的各种研究中心聚在一起。今天,作为旅游职业学院的教师,我们更有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必要,也有依托行业的跨学科研究优势。我们应该结合学院的行业需求,脚踏实地,以职业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科研与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这也是每一位外语系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